|     
***  意見、建議或批評,請致電郵: steven@nezha.com (有關體質評估器問題, 除對所碰到問題的描述外, 請註明所用操作系統及瀏覽器/版本)  ***
 
   關注中醫現代化
概覽  
中藥DIY(自助吧)
  緣起/目標, 做法/意義
  中醫體質評估器
  9類體質比較
    • 體貌/外觀特徵
    • 性格/發病傾向
  養生湯料DIY(籌備中)
  小病找藥DIY(籌備中)
讀書筆記
  經絡實質的研究
  中華傳統思維小議
 
 

五臟相關學說之 — 内容

主編: 鄧鐵濤、鄭洪,副主編: 劉小斌、邱仕君、鄧中光
(節錄自:《中醫五臟相關學說研究 — 從五行到五臟相關》)

編者按

下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從兩個方面講述相關說的內涵 — 一是以五臟為中心架構,將過往經典的相關論述按下面三個部分收納進來:
  · 主體生理功能,
  · 與體內其他不同層次的腑/體/情志/諸液等的連屬關係,
  · 與體外如四時/色/味等的對應連屬關係;
二是真正"相關"的部分,這裡比上一章更多涉及傳統的生克乘侮學說作為致病機理以指導臨床實踐。這部分也分為三節:
  · 相關模式: 一是各臟所主(如心主血),二是每兩臟間關係(如心肺)共10種,
  · 作用中介: 這裡分陰陽、氣血、津液、精、六氣和情志等方面收納經典和著名醫家的論述,
  · 臨床應用: 把各種中醫常說的証候和病征圍繞某一主導的臟整理分列出來,並以關係圖表示。

圍繞上述這個理論框架,我在每一章節選取一個臟的原文OCR出來,希望盡量不失真又能對相關說的整體有個鳥瞰式的了解。


第二章 五臟系統及其內外連屬

第一節 五臟的功能

  首先來看五臟相關學說中的“五臟”。 傳統臟象理論的來源可以區分為本臟臟象、陰陽臟象、五行臟象、社會模式臟象四類,五臟功能的形成與這四方面有關。 我們認為在這幾方面中,本臟臟象是核心,是實踐觀察的結晶,陰陽、五行、社會模式的比類都有一些不合理之處。 五臟相關學說對五臟的功能的認識,整合了四類來源中的合理成分。 全面的理論,還有待全面分析文獻和大樣本考察后建立。 這裡主要以當前的中醫基礎理論認識為主,討論剔除五行比類等不完全合理的內容后的理論表達。
  ……

  二、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中,在諸臟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稱“華蓋”。 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 肺在五行屬金,專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協助心君調節氣血運行,故稱“相傅之官”。

  肺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氣,司呼吸。肺主氣包括主呼吸之氣與主一身之氣兩個方面。 主呼吸之氣是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又把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保証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 張景岳《類經圖翼》曰:“肺者生氣之原……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司清濁之運化。”

  肺的生理功能之二是主宣發與肅降,通調水道。肺主宣發,即肺臟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它體現在:排出體內濁氣;輸布氣血、津液;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肅降”是清肅下降之意,體現在:吸人自然界清氣;下行布散吸人的清氣和脾轉輸來的水谷精微;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淨,肺為嬌臟,屬清虛之器官,肺內不能容有任何水濕痰濁和異物停留。宣發和肅降功能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此外,肺是參與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它也是通過宣發和肅降來實現的。肺主宣發,將水谷精微和津液宣散於周身,布散到體表的津液,通過汗孔,以汗的方式排泄。肺氣肅降,使水道維持通暢,順利下行。

  肺的生理功能之三是朝百脈、主治節。《素問.經脈別論》曰:“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張景岳《類經》雲:“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將肺比喻為輔助一國之君主的宰相。肺的治節作用,實際是對肺的生理功能的總概括。

  在以上功能中,有的學者認為肺的“肅降”與其五行屬性有關:“肺氣‘肅降’是從‘金’行特性中類比推導出來的。” 我們認為並非如此。在《尚書.洪範》中,金的屬性是“從革”,引申出性質沉降、秋涼肅殺,已經是後來的事了。在《尚書.洪範》中與“肅降”更相近的, 倒不如說是水之“潤下”。肺的肅降功能主要是功能觀察的總結,一則與其位置有關,因肺位於五臟中最高,自應肅降才能輸布精微,與其他臟發生聯繫;二則與肺的病理有關,肺病時喘急氣逆,反推正常時自然應以肅降為順。
  ……

 

1   2   3   4   5   6   7
  節錄自:《中醫五臟相關學說研究 — 從五行到五臟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