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意見、建議或批評,請致電郵: steven@nezha.com (有關體質評估器問題, 除對所碰到問題的描述外, 請註明所用操作系統及瀏覽器/版本)  ***
 
   關注中醫現代化
概覽  
中藥DIY(自助吧)
  緣起/目標, 做法/意義
  中醫體質評估器
  9類體質比較
    • 體貌/外觀特徵
    • 性格/發病傾向
  養生湯料DIY(籌備中)
  小病找藥DIY(籌備中)
讀書筆記
  經絡實質的研究
  中華傳統思維小議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中醫行業發展

程兆盛   江西省衛生廳
(原載:《中国中医药报》總2388期)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決策,更是中醫行業加快發展必須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 觀念就是財富,觀念確定思路,思路左右發展,思路決定出路。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一個永遠沒有終結的過程,只要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思想觀念必須與之相適應。 深刻理解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更新觀念、明確思路、促進中醫行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理清思路樹立健康的發展觀

  發展是中醫行業永恒的主題,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強調全面協調、健康和諧地發展。 中醫行業首先要扭住發展不放鬆。 改善就醫環境,添置診療設備,提高診療水平,發揮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優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競爭中吸引患者,向市場和管理要效益,千方百計做大做強,這是中醫行業當前的主題。 當然發展要靠增加就診病人和提供更多優質的診療服務來支撐,業務收入的增長要與就診病人增加和資源利用率提高同步。 不能就診病人不增加而片面追求業務收入的增長,更不能靠科室承包、檢查單和處方提成來刺激業務收入的增長。 這種增長是一種“虛胖”,既損害了患者利益,最終也損害了醫院這個機體。

  還要切實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據衛生部統計,2003年城市居民次均門診和次均住院費用: 西醫院為148元和7094元,中醫院為113元和6258元; 農村居民西醫院為68元和1901元,中醫院為52元和1566元。 城鄉居民次均住院費用接近當年居民的總收入。 全國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我國有48.9%的人有病不去就診; 有26.9%的人該住院而不住院; 絕大多數農村居民臨終死亡是在家中而不是在醫院裡,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經濟負擔問題。 這些數據自然會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更應引起衛生和中醫行業的深思。 中醫行業應通過參加“管理年和創建群眾滿意醫院”活動,加強成本核算,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千方百計降低醫藥費用,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 讓該就診的患者都能就診,該住院的病人都能住院,這是當前開展“醫院管理年和創建群眾滿意醫院”的重點、焦點和難點,更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最高境界。

擺正自身位置樹立整體大局觀

  中醫行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經濟、建設小康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中醫行業的發展又依賴于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帶動。 如政府的重視支持、政策的傾斜和投入的增加、當地人口的多少、居民收入的狀況和對中醫藥醫療保健的需求等,都決定著中醫行業的發展和興衰。 因此,中醫行業的領導一是要有整體大局觀,自覺服從于發展地方經濟,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大局。 全力創造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明確發展思路,確定發展目標,主動向政府彙報,與方方面面溝通,講清重要性,強調必要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我所用。 二是要面向農村,積極主動為農民服務。 中醫行業要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衛生行業中的非主流地位,城市居民享有的公費醫療、保險醫療等中醫行業佔有的份額都不大。 據調查,縣級中醫院就診的患者中,80%以上是農民。 農民經濟收入較低,衛生條件較差,沒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是需要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弱勢群體。 因其人口多、市場大,所以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需求很大。 因此中醫院領導要充分認識到農民對中醫藥的巨大需求,全力做好、做活、做足農民應用中醫藥這篇大文章。 如主動培訓鄉村醫生,普及中醫藥知識,免費接收鄉醫進修,建立完善以縣市中醫院為龍頭的農村中醫藥網絡; 定期到農村進行巡回診療,宣傳推介中醫院,讓農民了解接受中醫院; 設立急救或咨詢電話,免費接送農民住院治療,減免一定比例的診療費用,讓利于農民。 這些都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的明智之舉。

加強內涵建設樹立醫療質量至上觀

  中醫行業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解除患者疾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前提下生存發展的。 優良的醫療服務質量是中醫行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一定要樹立“質量第一,質量至上”的觀點。 醫療質量的核心就是規範管理,提高療效,杜絕事故,確保安全。 一是中醫院的主要領導要重視並親自抓醫療質量,要確定相應的組織機構和人員負責質量控制、監督和跟蹤,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當前要重點落實《中醫醫院管理評價指南》,確保醫療質量管理的慣性運轉。 二是要提高全體員工的基本功,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嚴格責任追究制,獎罰分明,使醫院各個崗位都重視醫療質量這個重點。 尤其是要注重培養、造就一批診療技術高明的中醫專家群體,建設好重點科室,形成獨特的、其他醫院一時還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提高診療水平、提高臨床療效和社會信譽的關鍵。 三是要確保醫療安全,防範和杜絕醫療事故。 據對江西省50所中醫院的調查,全省2002年~2004年中共發生醫療糾紛332起,每個中醫院年均有2.21起,最多的達11起; 鑒定為醫療事故的20起,每個中醫院年均0.13起,最多的達1.33起; 賠付金額357.22萬元,每個中醫院年均賠付2.38萬元,最多的達11萬元。 醫療糾紛引起的矛盾很多,給中醫院的醫療秩序、社會信譽和經濟效益都帶來了明顯的損失。 防範醫療糾紛主要是醫院要規範管理,加強質控,注重醫患交流,依靠法律法規進行自我保護。 同時要逐步推行醫療保險來化解風險,《醫療事故管理條例》應上升為《醫事法》來規範醫患關係。

堅持找市場樹立自我發展觀

  有人说,中医行业要发展就“找市长”,靠政府增加投入。但江西的中医发展出路在于找市场,靠自身,不等靠,有为才有位,有为才能发展。一是充分认识到病人是中医院的衣食父母、经济来源和发展动力,病人可以没有中医院,但中医院不能没有病人。要摒弃传统的“医者至尊”的施医观和恩赐观,树立“病人是上帝,患者至上”观。中医院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以病人满意为中心,真的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二是设立市场部,重视形象宣传,让社会了解医院,使患者信赖医院。通过竞争,充分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拓宽医疗市场,充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要强调正当的经济效益,强化市场经营观念,把中医行业当成一个产业来办。三是真正进行成本核算,借鉴企业管理经验,讲求投入产出效益,保证中医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人员调配、科室设置、设备添置、房屋建设上都要讲究效益,要注意近期和远期效益相结合,分清轻重缓急,不做无用之功。四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市场规则,借助市场之力,调动可用之财力和物力来加快发展。不负债影响发展,负债太多制约发展,负债经营时要考虑负荷能力和偿还能力。要掌握好合理的负债额度,决不能负债太高,资不低债就会濒临破产。对部分规模偏小、经营不善、生存发展困难的中小中医院可以进行产权改革探索,中医院改制比倒闭或被兼并更有利于中医事业发展。当前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减轻患者负担时,要保持清醒头脑,肯定和坚持过去成功的科室核算、成本核算、讲求效益、多劳多得等成功的改革经验,决不能忽左忽右,回到“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老路上去。

緊扣時代脈搏樹立正確的辦院模式觀

  中醫院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適應醫療市場需求的辦院模式。 中醫院正確的辦院模式應是中醫特色明顯、診療功能健全、專科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的綜合性中醫醫院。 也就是說中醫要有特色,西醫要有水平,中西醫結合要有優勢。 只有充分發揮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兩個優勢,才能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一是要以中醫藥為主體,充分發揮中醫藥看門診、看疑難病和慢性病的優勢,加強專科專病建設,發揮名老中醫的作用,形成社會公認的中醫特色和優勢。 如設立國醫堂、名中醫工作室和名老中醫專家門診等。 二是要重視現有隊伍的培養提高,技術隊伍的技術水平是中醫院的主要生產力,要採取措施,捨得花錢進行培養提高,只有形成一批素質優良、技術精專的技術骨幹,中醫院發展才有後勁,才能穩定持續。 三是要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病、危重病的優勢,積極開展急救、手術等現代治療項目,引進能提高綜合實力的現代診療設備。 要兼收並蓄,揚長補短,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同步,利用現代科學和現代醫學的一切文明成果來提高中醫院的診療水平,發展完善中醫藥學,做大做強中醫行業。 四是要緊扣時代脈搏,超前決策,積極應對。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醫療保健需求也呈現多元化,農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出現等都給中醫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中醫行業要有超前思維,積極應對,主動適應。 五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亞健康人群增多、電腦操作等新型職業病的出現,中醫事業在人才培養、技術走向、科室設置、房屋設計等都應與之相適應。 如設立亞健康治療中心、體檢中心、特色診療中心、中醫藥美容中心、心理咨詢中心等來佔領日益擴大的保健市場。

強化院長負責制  樹立正確的管理觀

  在當今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體制下,一個開拓進取、敬業有為的領導班子,尤其是一個求新思變、真抓實幹、有魄力且以身作則的院長,對一個醫院興衰存亡、興旺發達至關重要。 因此,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首先要選好選准一個院長,提倡黨政一肩挑,副職配備要少而精。 同時要給予院長一個寬鬆和諧的決策環境,使其在人事調配、經營運作、業務管理等方面有較大的決策空間,要充分信任其決策能力。 二是院長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只能用來為醫院發展出力辦事,絕不能用來謀私取利,要幹事同時要幹淨。 要具備“做歷史的人,辦歷史的事,負歷史的責”的氣魄和使命感。 要大公無私為醫院、聚精會神謀發展,時刻把醫院發展、員工利益記掛在心頭。 正確處理服務社會、發展醫院、富裕員工、兼顧領導的關係。 要協調好內外關係,創造和維護和諧寬鬆的內外環境,凝聚人心,團結一致,共謀發展。 三是在決定醫院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時眼光要超前,結果要經得起時間考驗。 同時應發揚民主,聽取不同意見,反復權衡,充分論證,把風險和副作用降到最低,切忌一時衝動,隨心所欲,不顧後果,盲目失策。 同時也要注意在民主基礎上集中決策,院長要敢於集中權力,敢於拍板; 避免決策分散,議而不決,當斷不斷,無所適從。 四是要注意管理權力的層次性。 要注意權力下放,分層負責,不要把一切權力和矛盾都集中在院長身上。 尤其是業務管理和醫療質量控制等事權應下放給副職和中層,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形成合力,促進醫院發展。

 

 
  原載:《中国中医药报》總2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