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伤寒论难读。

难在什么地方?可以列出很多原因,但最为根本的,是伤寒论所想要论述的 — 如何能把已经积累起来的医方整理出一个能反复应用的知识体系 — 本身就是一件极端复杂困难的事情。试想象一下,回到二千年前,摆在仲景面前的是:
 o 几百条甚至过千条有着多种起源历史的验方(可能还有与之相关的医案)
 o 这些药方所要治疗的不同疾病以及这些疾病本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o 病家有男女老少壮弱以至所处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的差异
 o 药物本身的多样性以至用药时的分量配伍炮制煎煮等各种差异组合
 o 当时已然存在的诸子百家学说与及不同程度地反映这些世界观的众多医学流派
不必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仅是对其中任何一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在当时的条件下,就已经是非常花工夫的事儿了。

但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仲景之前也许有人也想过要这样做;但似乎只有仲景不仅想到了,果然亦做出来了。

可是,问题来了:在现行版本里,仲景没有解释三阴三阳的确切含义,没有解释“病”和“证”分别在哪及如何辨,没有解释“使经不传”之经是不是经络,没有解释为什么五行基本不讲,... 以至后世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变得众说纷纭,光关于六经实质的学说据说就有几十种。

另一个难读的原因,或许可称之为“拼图”现象。在这里,可借用大家都熟悉的瞎子摸象寓言但反其意用之。意思是,如果把仲景的学说用一头大象来比喻,要真了解它,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比较。但是,一旦把任何复杂的理论写成经文文本,原来立体或至少是平面的图象就变成了一条单线的字串,其单线结构很自然地会把视角引向或限制在某一特定角度。而如果我们想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则需先把文本原来的结构定式打破,然后像“拼图”游戏那样,设法从碎片中重新构建出另一个从不同角度才可观察到的图象。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基本概念的定义问题属于主观努力可以避免的,那么“拼图”现象则是源于经文文本客观条件的限制,自有文字历史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无法绕开的,而大家也因此已经习以为常。

伤寒论产生于东汉,经近一千年后,由宋朝官方整理推行,既有力地指导了中医的实践,又反过来成为积累历代医家经验知识的框架和载体。

又过了近千年,两个新生事物约于20年前先后出现,为伤寒论的研究带来新的契机。

第一个是互联网与及建基于其上的浏览器开始普及,其文本链接功能从技术层面为解决多视角研读像伤寒论这样的经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第二个则更为关键:赵洪钧老师与其在大学做研究时的导师马堪温合著的《伤寒论新解》一书于1995年出版。赵老博览群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多年中西医临床经验,尝试把隐藏于伤寒论内里的逻辑内核用现代定理的形式还原出来,然后据此再用逻辑演译的方法重新建构伤寒体系。

这个研读工具,正是建基于赵老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按照原来经文中六经病的编排作为基本架构,另一方面则把由398条经文和113条经方构成的整个伤寒体系,完全按照赵老书中第二章对六病的解构来编排,在纲目的表达上,尽量同时突出症状/证/方剂“三位一体”的观念;运用以纲统目此一中华知识分类传统,把伤寒论的方剂条文高度概括地全部组织起来,再通过网页链接技术,使原经文文本形式和纲目/方剂等概念内容之间,实现既极具弹性又高度配合的境界,让研读者在纵览伤寒病纲的同时,可以极速直达相关条文和方剂的详细信息;充分发挥类似“zoom-in”之“只在需要之时、只取相关信息”的效果,真正让读者能在要繁之间做到举重若轻,出入自如。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条文的对看是掌握伤寒精粹的不二法门,也是这个研读工具设计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如下图所示,此网页界面下半部有两个上下并排的经文/方剂显示区,研读者可按其检视需要,随意从网页上部的纵览中选择同病或不同病的纲、目或方剂,即时在下部显示相关经文,实现纲与纲、纲与目、目与目、纲/目与方剂、方剂与方剂之间信息的“举而并之”,以助领悟经文之深层的、多方面的含义,从而达致最高的学习效率。

最后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引伤寒论的文字及格式,都是按照赵老门下弟子汪海升等所校对整理的电子版而来。如前所述,纵览部分的纲目及其下所包括的条文,基本上是按照赵老的《伤寒论新解》里所论编排,但在最后的排版里作了一些编辑,尤其是在阴病里关于症证特点的文字,限于我们的水平,可能不是老师原意,需待老师有空时再作检示。当然更欢迎各方同好批评指正,意见评论可发送电邮给笔者或到中医药论坛交流讨论:
  电邮:steven@nezha.com
  交流讨论:中医药论坛回帖

我们希望,从此,伤寒论不再难读。

赵洪钧医学传心堂门人
 萧 铁 汪海升 胡小忠

20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