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相关学说简介

萧 铁
2009-5-17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 — 从五行到五脏相关》一书为国家973计划资助的研究成果,主编为邓铁涛和郑洪,副主编为刘小斌、邱仕君及邓中光,由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9月首版。 全书分上、下两篇,分别为“中医五行学说发展史”和“五脏相关学说引论”。 上篇占全书的四分三,分成五章。 上篇首四章属于背景知识的整理回顾,在这里,我把我对这四章的理解写成下面的提要(如有错误,与原作者无关)。 其他属于创新成果部分,则节录一些章节原文分别放在接着的变革方向方法论具体内涵三篇内。

 

第一章 体系建构: 起源和秦汉时期的应用

  从《洪范》五材的分类配属进化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的五行间的生克关系,系统初成。 最初五行与各种物事的配对有过多种不同的方案。 在《内经》以前,木火土金水与脏腑的配对有文献根据的至少有4种,之后直到宋时仍有人提出不同方案,但肝心脾肺肾的配对最后固定下来,主要是中医的实践,这或可从郑玄注《月令》里谈到这种配对时说"若反其术,不死为剧"可见端睨。 另一方面,《内经》虽然广泛应用五行生克作为一种思维中介来"说理",但其应用并没有统一的规律;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五行学说的地方也不多。 故五行学说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分类架构以汇总实践经验,后世比附五行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

第二章 演绎探验: 三国至宋、金、元的发展

  此章从哲学、道教丹道及医家三个方面讨论五行学说在此一时期的发展。 哲学方面,主要受术数(包括算命)及宋明理学的影响。 在医家方面,通过对晋唐时期的《脉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以及宋金元时的《小儿药证直诀》、《素问玄机玄病式》、《脾胃论》和《相火论》等名著的讨论比较,较详细地考察了五行学说的应用/发展情形,主要聚焦在以脏腑作为疾病归类、分证体系以至病机探索的纲领。

第三章 反思辨理: 明清嬗变与近代论争

  明清时期医家对致病机理更为重视,有两个重要趋势: 一是更多地直接以脏腑间的关系来解说,二是出现大量五行间关系的新学说。 前者包括命门、肝肾同源和心肾不交等新说。 后者包括"五行互藏","五行颠倒"(倒生倒克),以及对生克本义和本身之序的讨论。 颠倒说逻辑上已是生克说的全面否定,五行学说发展到这一步,至少已说明这一学说无论如何大修小补,已经很难用来解释、更遑论指导临床实践了。 此章最后一节扼要简述了鸦片战争后至解放前,学术界批判五行学说的主要论点,以及医学界对五行存废之争的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意见。

第四章 存改之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学科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哲学界一般认为中医里的五行学说是[自发]唯物的、有合理成分,提供了一个从整体上去把握人体健康的架构; 但又有严重机械化的倾向、不够科学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此章也扼要简述了至改革开放前,医学界对五行存废之争及政府政策的几次反复。 八十年代以后,一方面是存废之争继续,另一方面是对五行多学科研究的开展。 后者包括潘卫星和张维耀分别从方法学和证伪、概念逻辑层次的研究; 祝世讷、杨学鹏、杨俭华、何裕民等人从系统论/模拟技术方面的研究; 以及潘卫星、胡化凯、戴永生、蔡永生等进行数理论证,和郭茂荚、高也陶、张启明等的数学模型工作。 但中医的五行,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故这类系统/数理模型的研究对中医临床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解析

  此章把上述各章的内容总结归纳为五行学说及其所反映的思维方式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展开讨论。 此章的最后一节的全文: 五行学说的变革方向